本报记者现场体验AR虚拟世界和在一体机上选号入网服务
本报记者邢萌见习记者张博
7月25日晚,“2021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启动仪式”在北京坊正式拉开帷幕。作为“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三大特色活动之一,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下称“体验周”)系列活动下设数字经济场景开放日、数字经济网红打卡地探访、数字技术大体验、数字生活消费体验四大板块。
《证券日报》记者在街头领略先进的AR数字技术,在室内享受便捷的智慧消费服务,体验到北京数字经济的前沿创新技术和发展成果,“可见、可感、可触摸”的数字经济正逐步走进百姓日常生活。
AR技术加持
消费场景也能“赛博朋克”
作为本次启动仪式所在地,北京坊是体验周的数字经济网红打卡地之一。在这里,北京河图公司与华为公司联合打造了全球首个“5G+华为河图”智慧商圈,对前门街区进行智能科技场景覆盖,以焕发该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新活力。
“只需用手机镜头对准目标街区,就能马上沉浸在AR虚拟世界中。”《证券日报》记者按照操作流程下载“华为AR地图”App,用手机镜头对准劝业场广场的一栋楼,“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几个粉红色的大字随即浮在楼前,周围飘扬着热气球,亦真亦幻,科技感十足。
随着记者向四周移动镜头,周围古色古香的建筑瞬间变得“赛博朋克”起来,WeWork、星巴克、茶瓦纳等门店上不仅浮现出时尚的标识,还有锦鲤、猫咪、动漫人物出现在街道上,App中的拍照、录像功能还可以记录这梦幻般的AR虚拟世界。记者发现,AR技术也与消费场景结合起来,在手机的引导下,参与民众可一路游览西河沿街及廊房头条,寻找并点击锦鲤或热气球来领取商家优惠券或免费停车券等。
“这真是新奇的体验,北京坊的街道一下子活泼起来。我家孩子特别喜欢,真是体验到了科技改变生活。”一位正在体验的刘女士对《证券日报》记者感慨。记者也注意到,像她这样跟随地图畅游AR虚拟世界的游客并不在少数。
“这种新奇的体验得力于5G、AI、AR等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在现实空间、虚拟空间和市民之间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交互模式。”一位北京坊的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位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个“隐藏玩法”,将两台手机设备平行放置在一起,两个本不连接的画面便可拼凑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视野更大,呈现也更丰富。
各类数字技术的融合让现实世界成为一个平行世界的展板,本无特色的街头巷尾可以增添新鲜有趣的娱乐元素,城市的公共空间正在变成可以互动的文旅主题乐园。
一体机、回收机
革新消费场景形态
《证券日报》记者还“打卡”了北京移动金融街体验店,体验了一回数字生活消费之旅。
走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门对面的巨大液晶显示屏。该营业厅经理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这块智慧屏平时会播放一些公益性广告,当有线下活动时就会变成一个活动展示屏,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讲解、演示。
在随后的体验中,记者发现,营业厅的多个智慧终端设备已投入使用,并显著地减轻了工作人员负担、提高了业务效率。
“目前,我们营业厅正大力发展自助办理业务,包括选号入网、补换卡等在内的80%的业务都可通过自助终端来完成。”营业厅经理对记者表示,办理业务速度从原来的二三十分钟缩短至现在的五六分钟,大大提高了业务效率。相应的,人工台席也从7个缩减至3个,通常特别复杂的业务才需人工办理。
《证券日报》记者在自助一体机上体验了选号入网服务。首先需要将身份证放在一体机上进行读取,成功后随即进行人脸识别认证。待认证成功后,便可选号入网。最后,手机卡会自动从一体机下方出口吐出。整个流程操作简单便捷,用时不到5分钟。同时,营业厅经理提醒,“由于代办手机卡导致的诈骗行为频发,为了防止此类行为发生,一体机加入了人脸识别系统。”
目前,北京移动金融街体验店,无论是前台还是后台都进行了优化。后台还有集中化处理渠道,所有前来办理业务的用户订单直接提交到中台系统,缩短了人工办理的时间。
另一个让记者眼前一亮的是名为“酷换机”的中国移动自动手机回收智能机器。该机器具有人工智能、标准评测、流程便捷、即刻到账等特点,宣传语称“旧机高价回收,换新最高补贴1000元”。
营业厅一名工作人员拿来一部手机进行回收演示,“酷换机”可通过AI技术自动检测手机的情况,包括了WiFi、摄像头、芯片等诸多软硬件检测项目,最后形成在线分析报告,并自动匹配全网最高价,点击“确认回收”即可完成此笔交易。对于一向“水深”的二手手机市场而言,“酷换机”的出现给了消费者一个更好的选择。
该体验店还设有智能家居体验区、5G体验区等诸多展区,让消费者能够感受到数字技术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
通过“打卡”体验周活动,记者深切地感受到数字技术已开始走进居民日常生活,数字经济开始变得“触手可及”。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技术正对传统生活消费场景进行重新定义,达成更精准匹配的供需,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责任编辑:李墨轩
原标题:打卡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可见可感可触摸数字经济正逐步走进百姓生活